匿名
未登录
创建账号
登录
华人百科
搜索
查看“锦山镇”的源代码
来自华人百科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更多
更多
页面操作
阅读
查看源代码
历史
←
锦山镇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原名三合流市。明崇祯年间(1628-1644),原址在排港溪和珠溪河之交叉处,因而得名。不久迁到云室村后(今排港村),因四周皆树木,当地父老为保护树林定出“禁止砍山”的禁令,故称禁山市。后又迁到文锦市,取“锦绣河山”之意,改为锦山。清顺治年间再迁至跑马坡,即今址。距县城53公里。锦山是著名侨乡,又是外贸(主要是蔬菜)出口基地。镇区面积2平方公里,人口5000多人。锦山地处平原地带,地势平坦,冯坡至铺前公路纵贯镇区,陆路汽车运输可直达文城、海口市,交通方便,贸易甚盛。1931年后,有米行、衣庄、典当、客栈、土产、杂货等各业店铺400间,且盛发“米市”。琼山县的三江、曲口及文昌北部地区的大米,均运此出售。1951年以来,镇区不断扩建,增加街道,新建楼房。1978年后,泰籍华人投资建楼房1.6万多平方米。整个镇区比1949年扩大3.5倍。商店162家,饮食店42家,旅店4家。锦山地区盛产瓜菜、鸡鸭鹅,这里成为文昌县北部地区著名的农贸产品的集散中心,这些商品远销海口、大陆及香港、澳门。锦山也是著名侨乡。海外乡亲分布世界12个国家和地区,主要聚居泰国。海外乡亲热心家乡公益事业,仅据建国后至1995年不完全统计,有2325名海外乡亲捐资捐物1564万元。其中676万元用于办学,建造校舍63幢,建筑面积18610平方米。建立教育基金会8个,拥有基金23.5万元。
返回
锦山镇
。
导航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wiki工具
wiki工具
特殊页面
页面工具
页面工具
用户页面工具
更多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页面信息
页面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