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老街,两代人的坚守
来自华人百科
马来西亚马六甲的鸡场街是华人文化的缩影,承载了华人下南洋的历史记忆。从繁荣到衰落,再到如今重现生机,颜文龙与颜天禄父子两代人为这条老街的复兴倾注了全部心血,传递着守护文化与历史的精神。
鸡场街的历史与衰落
鸡场街的名字源于闽南语“街场街”,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郑和下西洋时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随着时代变迁,20世纪末的鸡场街因人口迁移而失去了活力,房屋年久失修,街道一片冷清。
振兴之路:父子齐心
1995年,颜天禄从美国归来,决心与父亲颜文龙携手重振鸡场街。2000年,在颜文龙的倡导下,鸡场街文化坊计划启动。尽管初期面临居民的不理解与担忧,父子俩挨家挨户解释修复方案,最终赢得了支持。
通过修复百年建筑、改善街道环境,以及开办周末夜市和举办传统节庆活动,鸡场街逐渐恢复了人气。2008年,它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吸引全球游客的华人文化地标。
文化传承与未来发展
颜文龙不仅是鸡场街的守护者,也是体育健将,深耕华人文化。他以身作则传递不忘根本的家训,鼓励子女守护祖辈遗产。如今,颜天禄接过接力棒,不仅致力于保护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还推动鸡场街与中国多个历史街区合作,汲取经验,探索文化与商业的结合。
展望
2025年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也是鸡场街文化坊成立25周年。颜天禄计划举办春节嘉年华、元宵龙狮会等庆典,并推出更多面向年轻一代的文艺活动,确保中华文化的活力与延续。
鸡场街的复兴不仅是一条老街的故事,更是华人文化坚韧传承的象征。颜氏父子的坚守与努力,让这片土地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承载着华人精神的延续与发展。[1]
- ↑ 华人故事|一条老街,两代人的坚守 2025-01-07 中国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