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华人防骗指南:近期诈骗案件高发

来自华人百科

近期,多地华侨华人频遭诈骗,犯罪分子利用各种新颖手段进行犯罪,给侨胞们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以下为几类高发诈骗手法和防范建议,请大家务必提高警惕。

1. 网络投资理财诈骗

不法分子伪装成“理财大师”,通过建立“朋友”关系,推荐虚假的投资网站或软件,诱骗受害人逐步追加投资,最终卷款失联。此类诈骗还利用加密货币交易转移资金,侦查追赃难度较大。

建议:

  • 不轻信陌生人推荐的投资平台或理财产品。
  • 谨慎下载来路不明的软件或提供个人信息。
  • 如遇诈骗,及时向当地警方报案。

2. 高回报投资骗局

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导华人投资不实际的项目或签订不平等协议。常见情况包括空口承诺、阻止实地考察等,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

建议:

  • 深入了解投资项目,警惕“赚快钱”或“零风险”的宣传。
  • 签署正式协议,保存汇款凭证。
  • 必要时聘请律师,保护自身权益。

3. 非法兼职类诈骗

利用“低投入、高回报”的兼职诱骗华人参与非法活动,如取现转账等行为,导致受害人被警方立案调查甚至入狱。

建议:

  • 提高对兼职工作合法性的辨别能力,警惕高额回报的诱惑。
  • 不为陌生人转账或处理资金流动。
  • 如卷入案件,第一时间寻求法律援助。

4. 搬家服务诈骗

诈骗分子以低价搬家服务吸引客户,搬走物品后索取额外高额费用,甚至直接侵占客户财物。

建议:

  • 使用正规搬家公司,并确保其有正式执照。
  • 谨慎对待按重量报价的搬家服务,保存合同和收据。

5. 机票退改签诈骗

冒充航空公司人员,谎称预订重复或取消机票,以“违约金”或“公安举报”为由诱骗受害人转账。

建议:

  • 联系航空公司官方客服核实信息。
  • 不向陌生人或非官方账户转账。
  • 遭遇诈骗后,迅速报警并冻结账户。

总结

华侨华人面临的诈骗形式多样且手段升级。请大家务必提高防范意识,避免因小利而受骗。遇到疑似诈骗行为时,务必冷静应对,及时求助警方或使领馆。保护好自身财产安全,避免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