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昭
来自华人百科
汪德昭(1905年12月20日-1998年12月28日),江苏灌云人,是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大气电学家和水声学家,被誉为中国水声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教育与早期经历
汪德昭于192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随后留校任助教。1934年,他赴法国巴黎大学深造,师从著名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1940年,汪德昭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担任副研究员、专任研究员等职务。1945年,他因在大气电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荣获法国科学院于格奖。
归国与贡献
1956年,汪德昭回到中国,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兼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务。1957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4年,汪德昭出任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所长,致力于国防水声学的研究与发展。他制定了中国水声学的研究发展战略,领导实施了水下预警体系的建设,为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荣誉与晚年
在其职业生涯中,汪德昭获得多项国际国内荣誉。1980年,他被授予法国声学学会银质奖章;1991年,获得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97年,他将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奖金捐出,设立了“汪德昭青年科技奖”,以奖励在中国声学研究领域作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和管理人才。1998年12月28日,汪德昭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家庭背景
汪德昭的家族在中国科学界享有盛誉。他的长兄汪德耀是细胞生物学家,曾任厦门大学校长;三弟汪德熙是核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的夫人李惠年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汪德昭的儿子汪华曾任中国驻法国外交官,孙子汪延是新浪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汪德昭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卓越贡献不仅推动了中国物理学的发展,更为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