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华埠反入城费集会反应冷淡,商家侨领拒绝参与

来自华人百科

尽管纽约华人社区普遍反对入城费政策,但12月17日的一场反入城费集会出席人数远少于预期。活动冷清的原因并非宣传不足,而是许多商家和侨领认为这次集会被用作某些个人或组织的宣传工具,不愿参与。

争议焦点:

  1. 市议员马泰的立场变化: 马泰一向支持入城费,此次出席反入城费集会引发质疑。他在早期支持“新绿计划”和单车一族,并反对立法管制电动单车。但随着入城费政策逐步实施,他与其他政治人物在唐人街争取豁免和减费,却无实质成果。
  2. 组织混乱引发矛盾: 集会主办方之一“华人职工会”及其关联组织被指责长期破坏社区。许多商家和侨领在得知这些团体是主办方后,临时决定不参加,甚至呼吁反对其活动。一些社区人士批评这些组织借名义争取权益,实则损害商家和社区利益。
  3. 反入城费诉讼团体的不满: 集会日期距离反入城费诉讼听证会仅三天,诉讼团体认为此次集会是“抢功”,并要求主办方不得以团体名义参与。诉讼团体指责马泰的态度转变为时已晚,认为他只是为竞选连任而非真正为民发声。

社区反应:

  • 前东方酒楼管理层林魁批评职工会等组织为“社区毒瘤”,呼吁商家拒绝参与集会,指责其历来破坏社区经济和秩序。
  • “柏路联盟”成员也指责这些团体制造混乱,强调过去的土改计划因其搅局而失败。

后续声明:

反入城费诉讼团体李翠姗发表声明,批评集会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并重申反对拥堵定价税的立场。她表示,所谓豁免措施只是权宜之计,真正的目标应是取消这项“不公平、不公正”的税收政策。

此次集会暴露出华人社区内部在应对入城费问题上的分歧和复杂矛盾,也凸显了政治人物和相关组织间利益博弈对公共议题的影响。[1]